數位繪本創作與科技接受度:華新街在地文化與通識教育的結合
作者
湯梓辰、洪晨凱、林萍萍(Joni Tzuchen Tang, Chen-Kai Hung, Ping-Ping Lin)
關鍵字
在地化教學、科技接受度模型(TAM)、通識教育、數位繪本
中文摘要
本研究以台灣新北市的華新街為個案,探討學生在通識課程中進行結合地方文化議題的數位繪本創作,其學習成效與對數位平台的接受度。研究採用混合方法,主要以質性訪談蒐集學生學習歷程與感受,並輔以科技接受度模型(TAM)問卷及前後測的量化資料,進一步驗證學習成果與平台使用經驗。研究對象為8 位高中與大學生,以Animaker 與StoryJumper作為數位繪本創作工具。結果顯示,學生透過數位繪本創作不僅加深了對華新街文化的認識與興趣,也認同數位平台在提升學習動機與表達能力方面的價值。其中,多媒體特性能協助學生具體呈現與反思地方文化內容。本研究顯示,文化議題融入數位創作活動可支持通識課程的在地化學習目標,並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與科技素養,對未來發展融合科技與人文的教學模式具有參考價值與實踐潛力。
引註本文
■ 中文APA引用格式
湯梓辰、洪晨凱、林萍萍(2025)。數位繪本創作與科技接受度:華新街在地文化與通識教育的結合。通識學刊:理念與實務,13(2),1-48。https://doi.org/10.6427/JGECP.202510_13(2).0001
■ APA Format
Tang, J. T., Hung, C.K., &Lin, P.P.(2025). Digital picture book creation and technology acceptance: integrating huaxin street's local culture into general education.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: Concept & Practice, 13(2), 1-48. https://doi.org/10.6427/JGECP.202510_13(2).0001
附件下載